THE LATEST INFORMATION
| 新闻动态 |
及其子公司、下属机构等全系统(含相关个人)被罚没金额合计超3000万元,共收到监管罚单84张,较2023年的罚款金额(接近2000万元)显著攀升。此外,兴业银行在股份制银行中罚单数量位居前列,根据企业预警通的统计,2024年兴业银行累计收到监管罚单116张。
兴业银行为强化合规管理,打造风控‘大中台’,健全全面风险合规管理体系,并加大风险管控的科技投入。该行构建起业务部门、合规管理部门、审计部门三道防线,确保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有效运行,维护公司依法合规运营。年报显示,2024年,兴业银行新增管理人员超过100名,使得管理人员及保障人员总数突破1000人大关。
然而,这些措施成效尚不显著。今年1月至7月,兴业银行罚单累计金额虽有所下降,但数量却较上年攀升。其中,因为低级错误受到的处罚,更暴露了基层管理的漏洞。
如果仅就罚款金额而言,兴业银行所采取的一系列加强合规管理措施,还是取得了显著成效的。今年前7月,兴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收到的罚单累计金额约700余万元,而2024年同期超过1500万元。
罚单安博体育平台官网金额的大幅缩减,显示出恶性违规问题的明显减少。然而,罚单数量的不断攀升,却揭示出违规风险仍旧广泛存在。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31日,今年前7个月兴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收到的罚单总量已超过50张,而2024年同期仅为41张。
与2024年不同的是,今年前7月被处罚员工的级别相对较低,支行行长及以上级别的领导,只占20%出头。然而,根据《经济参考报》的报道,2024年兴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高层管理人员,包括行长和副行长,共收到27张罚单,占罚单总数的32.14%。
直接受罚的多为一线员工,管理者则显著减少,这或许意味着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尽到了管理责任。然而,问题的根源可能在于员工的业务合规意识尚需加强,或是合规管理体系存在亟须完善的漏洞。
特别是南昌桃苑支行因‘遗失金融许可证’而受罚,这一低级错误无疑让兴业银行大失颜面。
目前主要商业银行对于金融许可证管理都有专门规定,金融许可证通常由分支机构辟专门场所使用专门设备,并由专人管理,不仅在使用前后需进行登记,还要定期进行检查、登记和更新。令人诧异的是,即便基层分支机构严格执行了上述管理制度,竟仍发生了金融许可证遗失这样的低级错误。
公开资料显示,兴业银行是通过建立健全合规风险管理框架,实现对合规风险的有效识别和管理,促进全面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确保依法合规经营。董事会对经营活动的合规性负最终责任。总行风险管理委员会与内部控制委员会是兴业银行高级管理层下的合规风险管理机构。建立了业务部门、合规管理部门、审计部门三道防线的合规风险管理运行机制,保障公司依法合规经营管理。
2024年,兴业银行进一步强化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运用,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有效化解矛盾并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专门开展了法治文化理念的培育工作,并组织了合规专题培训、‘一把手’讲合规以及合规下基层等一系列合规宣贯活动。
强化外部法规的内部转化,借助合规风险提示、合规建议书等多种形式,深入揭示各类业务的合规风险,进一步巩固‘全员主动合规、合规创造价值’的核心理念。持续健全内控管理体系,加强员工行为管理,加大对员工违反禁令行为的惩处力度。
为了提升合规管理,兴业银行打造了一个“安博体育平台官网大中台”。2024年管理职能员工由3839人增长至3940人,保障职能员工则由15954人,上升至16797人。然而,这些举措并未能有效遏制罚单数量的持续上升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兴业银行今年前7月收到的罚单中,大部分与信贷业务合规有关,涉及贷款不同阶段的管理,以及部分业务的违规贷款。
根据兴业银行2025年一季度财报,截至该季度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为628.3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了13.54亿元。同时,不良贷款率轻微上升至1.08%,较上年末上升了0.01个百分点。
今年2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要求金融机构总部设立首席合规官,该规定自2025年3月1日起实施。
但截至2025年7月31日,兴业银行尚未公开任命首席合规官,尽管根据《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的规定,该职位应自2025年3月1日起正式设立。另据《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金融机构的董事会负责确定合规管理目标,对合规管理的有效性承担最终责任。然而,根据兴业银行公开的资料,截至2025年7月31日,尽管总行已经出台了全面合规管理的根本政策和相关制度,但总行层面的合规管理年度目标尚未对外公布,目前仅有长沙和石家庄分行公布了分行层面的合规管理年度目标。
这也许说明,兴业银行收到的罚单仍然在持续增加的原因。进一步加强合规治理的力量,已经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