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做民族体育品牌

安博体育网站:聚才强链放大朋友圈科技镇长团变“产业增长团”-安博体育在线官网
网站公告: 安博体育(Anbo Sports) - 专业团队建设与情境训练服务,覆盖多行业客户,拥有21年丰富经验
咨询热线

0871-68260025

Activity Information

| 活动资讯 |

安博体育网站:聚才强链放大朋友圈科技镇长团变“产业增长团”

时间:2025-09-27 10:33:13
  

  推动新建各类创新平台载体32个,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119份、总金额达8944.7万元;走访企业2823家(次),帮助企业申报省级以上项目189项,获财政补助超2300万元,协助申请专利216个;邀请1071名专家人才来访,协助申报国家级人才计划317名……第十七批科技镇长团九个“产业团”组建一年来,105名成员精准对接我市“613”产业体系和新质生产力培育,积极发挥高校院所“科技红娘”助力地方产业发展的“智囊”作用,在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中架起“黄金桥梁”,结出了累累硕果。

  推动高质量发展,核心是产业、关键在创新、根本靠人才。如何把准供需、精准衔接,推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去年9月,根据省委人才办《关于做好江苏省第十七批科技镇长团组建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市秉持“一切为了产业、一切围绕产业”理念,紧扣服务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目标,将科技镇长团精准嵌入产业链,探索建立“院团会”“团+组”“三长联动”“云平台”等“四项制度”和团室共建、科技人才揭榜挂帅等机制,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重点产业集群培育,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组建第十七批科技镇长团,在全省率先实施“科技镇长团产业强链行动”。科技镇长团105名成员中,有博士91名、硕士13名,硕士以上占比达99%;来自“双一流”高校的有77名、占73.3%,整体层次更高、结构更优。

  科技镇长团,既是高校院所的“科技红娘”,又是地方产业发展的“智囊团”。如何用好这支特殊团队,聚“智”提质、向“新”发力?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从实际需求出发,聚焦我市“613”产业体系,把团建在产业链上,按照“一县区一产业一建团”标准,将以往按地域划分的“地方团”转变为更加聚焦专业的“产业团”;在7个省聘团、68名团安博体育网站员的基础上,又组建了生态科技新城、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2个市聘团、37名团员,并同步选聘15名“613”产业体系相关集群、产业链挂钩部门分管负责人和职能处室负责人作为“产业指导员”,形成“条条产业链通高校院所、镇镇有专家教授”的新格局。这一举措使得科技镇长团能够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在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中深化校地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024年9月,第十七批科技镇长团九个“产业团”成员开始入驻。来自北京交通大学的刘利强被选派到汽车及新材料产业科技镇长团担任副团长,他是上一批的“老团员”,此次是老面孔“链”上了新产业。

  “一到岗我就转换工作思路,结合板块调研企业科技创新及人才需求,充分利用后方资源及‘朋友圈’优势,既‘走下去’掌握第一手信息,也‘走出去’对接人才与服务,比在学校工作更忙,但很充实。”刘利强说,过去一年,他们产业团累计走访企业500余家,摸排技术、人才需求300余项,组织产学研合作对接5次,签订合同协议8项;对接了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等在内的130余位专家,促成四川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一批高校与仪征达成技术合作。

  “航空产业是扬州‘613’产业体系的首群首链,我们聚焦聚力航空产业链这个核心,团员自觉以‘挂职即本职’的责任感一心为企业服务。”入驻生态科技新城的扬州市智能电网及航空产业科技镇长团团长沙广林说,科技镇长团的工作性质是“企业出题、高校解题、市场阅卷”,各成员都主动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放大“朋友圈”,系统集成人才、科技、信息等各方面资源,争当服务企业的“贴心人”。

  江都区作为扬州高端装备制造与化工新材料产业的重要集聚地,区内企业对转型升级有着迫切需求。派驻江都的高端装备科技镇长团成员杜丽婷到岗后,先后深入走访调研50余家重点企业,细致梳理出三大共性问题——技术迭代滞后,高层次人才匮乏,产学研对接渠道不畅。

  “如何把高校资源与挂职地产业需求有机衔接,是我一直思考并努力的方向。”杜丽婷表示,将全力筹建“江都—高校创新联合体”,推动设立专项孵化基金,优化校地协同合作模式,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把人才科教资源融入产业创新,是扬州建设产业科创名城的关键,科技镇长团是推动人才科教资源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力抓手。短短一年时间,第十七批科技镇长团105名成员紧紧围绕“产业强链行动”,在助力招才引智、推动科技创新、深化校企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服务产业发展上取得了亮眼成绩:

  ——电力装备产业团紧扣“两电两新”产业发展需求,立足宝应、辐射全市,牵头组建产业强链小组,通过“集中调研+会议研判”厘清产业发展脉络,建立“企业需求清单—院校成果清单”动态匹配机制,联动后方高校发布科研成果425项,精准推送技术需求与科研成果,成功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20余项,有效破解了一批“卡脖子”难题。

  ——新能源与智慧照明产业团紧扣高邮5大产业集群和11条重点产业链的发展需求,创新构建“团链融合”模式,构建“部门+高校+企业”三方协同机制,定期交流政策导向、行业动态、企业需求等关键信息,打响科技镇长团“围炉谈话”品牌;为每条产业链精准建立专属“人才智库”,聘请行业顶级专家担任“产业顾问”。

  ——汽车及新材料产业团紧扣仪征“6群8链”产业体系,用好“朋友圈”、借力“大后方”,充分挖掘派出单位资源优势,将人才资源引入地方;对接高校开展技术交流,探索开展校地产学研合作新路径;注重跨江借智,持续推动大数据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与运营。

  ——高端装备产业团积极架设校地、校企融合互通桥梁,打通产学研合作“全链条”,导入创新资源,收集企业人才、技术、金融需求100余条;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持续汇聚高校人才科技资源,加速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开展人才与产业链对接系列活动,为产业链重点企业“把脉问诊”,帮助解决企业各类问题30余个。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团创新打造“校地直通车”品牌,实现校地双方在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研发平台、学生就业、党建共建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与全国各地高校院所达成新技术合作,先后共建智能焊接及装备创新中心、扬杰微电子卓越工程师班,联合创成全市唯一的省级大学生企业实习实训基地。

  ——生命健康产业团首创“团工链企”四维赋能模式,通过整合科技镇长团、工会、产业链、企业四方资源,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依托省科技镇长团平台,搭建常态化沟通平台,联合南京、镇江、无锡等兄弟城市产业团,组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联盟,通过跨区域协作机制持续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光电及其上下游产业团强化精准对接,围绕地方主导产业需求,匹配专业领域专家,推动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建立“南京理工大学—经开区—技术转移分中心”三方联动体系,在扬芯激光省前沿研究项目中尝试“需求发现—技术攻关—成果评价”全流程服务机制;搭建“团企”交流平台,整合政策、市场资源破解中小企业创新瓶颈。

  ——智能电网及航空产业团创建问候、问情、问需、问策“四问”工作法,搭建智力平台,组建为新城发展服务的电子科大顾问专家委员会,推动电子科大、南京航空航天、东南大学在新城设立孵化基地;深度参与国网双创科技园、数据产业园等五大专班建设,形成“技术攻关—中试转化—产业落地”的全链条服务机制。

  ——文旅及智能制造产业团以“四链融合”为导向,打通“人才—产业—创新”渠道;建立“企业需求清单+高校资源清单”双清单机制,精准对接技术资源;建立“企业出题+高校解题”合作模式,针对景区文旅产业智能化升级需求,邀请专家分析案例、提出建议,推动景区开启“智慧导游”“数字文创”等产业新路径。

地址: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市龙街街道办事处忠窑社区白土坡西大河水库旁   电话:0871-68260025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24 安博体育户外运动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滇ICP备2021005960号 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