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ATEST INFORMATION
| 新闻动态 |
阳光讯(记者 赵小康 文/图)季夏之月,晨光熹微。礼泉县昭陵镇凉马村的山坡上已是一派繁忙盛景。种植大户王勇手指翻飞,从枝头累累的“紫水晶”中,小心翼翼摘下一颗颗饱满的西梅。“近年来西梅长势特别好,亩产平均能有3000斤!”王勇抹去额头的汗水,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目前均价在4元每斤,特别是法兰西品种,最高能卖到14块一斤。这近百亩园子,预计能带来40万元到50万元的收入!”在他身后,乡亲们正有条不紊地将新采摘的西梅过秤、装箱,把凉马村的“紫色珍宝”发往全国各地。
高山育珍品,小村创大业。昭陵镇凉马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被当地人无奈地称为“十里烂凉马”。村党支部书记王雄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困境:“村里的苹果、花椒费工费时还卖不上价,找出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成了最揪心的事。”转机始于村民王勇在杨凌农高会上的“惊鸿一瞥”——优质西梅品种。然而,新产业起步艰难,面对前期投入和未知风险,多数村民裹足不前。“当时谁心里不犯嘀咕?投钱种个没把握的东西。”王勇坦言道。
“产业要兴旺,总得有人先蹚路!”凉马村两委决心破局。在昭陵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农业农村局驻村工作队同镇村干部前往渭南大荔县“取经”。考察归来,认定发展西梅产业潜力巨大,村党员干部带头试种,老书记和四五户先锋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挂果第一年就见了效益,价格高达7元每斤。示范园的成功犹如投入水面的石子,迅速激起层层涟漪,观望的村民纷纷跟进。短短几年间,全村西梅种植面积从零星的几亩激增至2000亩,紫色浪潮席卷山塬。
科技赋动能,品质赢口碑。“好底子更需细功夫。”凉马西梅产业的崛起,深植于一套精耕细作的“科学种植经”。市县农业农村部门牵线搭桥,多次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深入田间授课。凭借长期种植苹果、花椒积累的经验,乡亲们对新技术的吸收转化异常迅速: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精准修剪保障通风透光、花期引蜂提升坐果率、绿色防控降低农残…… 再叠加凉马村900米海拔、深厚土层、显著昼夜温差的独特风土条件,成就了凉马西梅跃升的甜度、浓郁的果香和出众的品质。“咱这西梅,维生素、矿物质样样丰富,特别受南方健身人群喜欢,是名副其实的‘功能水果’!”王勇提起自家产品,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正是科学种植与天赐风土的完美融合,使凉马西梅迅速成为采购商竞相追逐的“香饽饽”。“高山果,品质硬,拉到市场上根本不愁卖!” 一位采购客商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产业规模上来了,如何让娇贵的“紫水晶”顺畅变现?凉马村未雨绸缪。在昭陵镇政府的支持下,投入30万元建成100吨冷库和1000平方米交易大棚,有效破解了果品存储难题,成功打通了“家门口”的实体销售渠道。
线下稳固,线上开花。凉马村敏锐拥抱电商浪潮,搭上昭陵镇数字快车。镇政府引入专业团队培训村民直播带货技巧,积极对接电商平台进行产地直播。鼠标轻点,凉马西梅便跨越山水,直达全国消费者果盘。2024年,凉马村西梅产量1000吨,销售额突破700万元,成为村民增收新引擎。
“紫水晶”挂满枝头,凉马人的忧患意识却始终在线。对标更成熟的产业强村,短板依然存在:极端天气威胁收成,果品商品率有待提升,产业链深度不足……“产业要持续兴旺,必须往前多看一步。”昭陵镇党委书记郑盟山点明方向。“我们将推广智能分选设备提升果品商品率,引进农业保险机制降低自然风险,并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在西梅品种改良、绿色种植技术上持续突破,让凉马西梅的品质‘护城河’越筑越高。”
当前,在镇政府积极引导和补贴支持下,凉马村正大力推广防雹网和防雨棚建设,最大限度降低冰雹、裂果损失,守护“黄金果”的品相与收益。同时,着手规划建设西梅深加工厂,果干、果酱、浓缩汁等产品开发提上日程。
“凉马村作为‘西梅第一村’的示范效应持续释放,现已带动明桥、山西头等周边八个自然村加入种植阵营,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初步显现。更令人振奋的是,村集体正与我国规模最大的水果连锁零售企业‘百果园’紧密洽谈,品牌化、高端化之路已然铺开。”昭陵镇镇长赵荣满怀信心地表示。“我们将持续提升果品品质标准,打造凉马西梅核心品牌竞争力,积极开拓更高端的市场。”
凉马村的嬗变是昭陵镇特色农业发展的生动注脚。2025年,昭陵镇各类水果总产量预计突破13万吨,平均带动农户增收3万元。苹果、石榴、葡萄、樱桃与西梅共同奏响乡村振兴的“甜蜜交响”。当一辆又一辆满载西梅的货车驶向远方,蜿蜒的产业路铺就成金色纽带,旱腰带上的“紫水晶”,已真正淬炼成照亮共同富裕路的“黄金果”,小西梅撬动的大市场,正将焕发新活力的和美昭陵推向更广阔的天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紧急!10点通知下架,12点停止录单!2.安博体育在线登录0%的分红险“闪电停售”!倒计时20天,想上车的千万别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