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ATEST INFORMATION
| 新闻动态 |
蔡兴奎是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2024年被聘为黄冈市科技特派员。他长期深耕马铃薯品种培育领域,以科技力量推动红安苕(甘薯)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技术攻关与模式创新,其团队成功培育马铃薯新品种1个,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并斩获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为红安苕从传统作物向高附加值产业跨越注入强劲动能。
红安苕因长期无性繁殖导致种苗退化,产量与商品率低迷。2020年起,蔡兴奎团队进驻红安县瑞沣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省内首个红安苕组培脱毒实验室,通过基因鉴定与病毒清除技术,为13个甘薯品种(含紫檀红等特色品种)建立“身份档案”。
团队年繁育脱毒种苗2亿株,辐射鄂州、宜城、嘉兴乃至两广地区,从源头保障种苗品质。脱毒后的红安苕亩产突破2500公斤,较传统种植翻番,薯形匀称、口感绵密,迅速成安博体育为市场“新宠”。
这一突破不仅带动合作社收益增长,更助力红安苕走出湖北,跻身全国特色农业品牌行列。
传统红安苕以鲜食为主,对薯形与规格要求严苛(精品薯需100g-250g),但连作障碍制约产业扩张。蔡兴奎团队基于红薯喜热、马铃薯喜凉的特性,首创“红薯+马铃薯”双薯轮作模式。
2024年,团队在红安县杏花乡李西村打造300亩示范基地,实现同一地块“一年双收”,亩产超万斤、亩产值破万元。该模式既缓解连作病害,又大幅提升精品薯率,吸引农户争相效仿,红安苕由此从“小众作物”蜕变为乡村振兴的“黄金产业”。
在品种与模式双轮驱动下,红安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蔡兴奎团队指导瑞沣合作社建设扶贫车间,开发安博体育薯干、薯粉等深加工产品,打造“双薯”品牌,吸纳60名脱贫户就业;同时开展技术培训4场,覆盖农户超千人,培育技术骨干10余名。
2024年,全市红安苕种植面积达28万亩,总产量58万吨,产值突破47.5亿元。